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建设项目

数智化项目“挑大梁” 东风汽车襄阳基地转型升级跃上新台阶

时间:2024-10-21       作者:

40年前,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工厂在襄阳高新区破土动工,成为“东风出山”后在襄阳基地建设的第一个工厂;40年后的今天,以东风汽车襄阳基地为支撑发展起来的汽车产业成为襄阳高新区的支柱产业。40年来,襄阳与东风汽车使命共担,一起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自立自强。

东风再起襄阳,科技跃迁筑基。10月18日,记者走进高新区东风襄阳基地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了高新区以重大项目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生动场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绿色智能工厂项目汇聚国内外高端设备和顶尖工艺设计,打造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绿色智造标杆工厂,产能提升75%,直接拉动下游企业东风康明斯产值增长超60%;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以40余款车型的高效柔性制造,多制造阵地的一体化协同,拱卫襄阳崛起国际一流轻型商用车制造基地;东风纳米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本地配套化率突破70%,53家本地企业纳入供应商体系,正冲刺月产破万,拉动相关配套企业订单暴增……

“这些项目是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制造焕新’的缩影,也是高新区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生动实践。”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岩表示,服务东风就是发展高新。高新区将坚持“1+2+N”产业发展布局,将“1”做大做强,不断升腾发展气场,勇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主引擎”,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绿色智能工厂项目

打造国际一流绿色智造标杆工厂

叶店路向北,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绿色智能工厂内机器轰鸣。项目秘书方贞介绍,新工厂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三个行业领先,相比老工厂,生产效率提高60%。

“目标节拍60,实际节拍71。”走进工厂智慧运营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运营数据。方贞介绍,智慧运营中心通过“一屏集成”生产控制、安全管理、环保参数等数据,实时管控,快速反应,确保工厂安全生产零事故和绿色生产低排放。

画面切换到制芯铸造车间,一座圆筒形状的设备格外引人注意。“这是德国进口的造型主机,设计和建造集成了工厂18位技师多年铸造经验,已是全球行业领先的造型设备。”方贞介绍,通过这套新设备,单个砂箱造型仅需25秒。同时,整条造型生产线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达成区域“黑灯”。

记者看到,该车间共有5条生产线,几十只机器人手臂上下舞动,如身临科幻大片现场一般。方贞介绍,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率为8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显示了国际引领能力和中国制造的崛起。其中,缸体自动化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通过机器人完成砂芯生产的全自动生产线。

当砂芯与铁水相遇刹那,铸件毛坯即时生成。浇注冷却后的产品,经过地下辊道送达清理车间,空托盘再返回铸造车间,生产全程无人化;铸件毛坯经过抛丸、清理、防锈、喷漆后,通过无人叉车送入成品库。该厂首席技师郭文俊告诉记者,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绿色智能工厂是国内首家实现砂箱、铸件不落地生产的工厂。

绿色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绿色智能工厂项目的第二张“名片”。在厂区一角的口袋公园里,雨水收集池和污水处理站让雨水循环使用、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工厂建设了国内首套烟尘颗粒物集中式收集仓,颗粒物和有机物排放达到了国家环保A级标准;工厂屋顶铺设1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年均发电1125万度,每年可减少1.1万吨的碳排放,让工厂实现低碳生产。

■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

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轻型车制造基地

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是襄阳与东风汽车开展新一轮战略合作的示范工程,总投资5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能7万台,是国内首条轻卡制造自动化物流集配生产线和国内首条滑板底盘厢式车生产线。

走进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轻卡总装车间,只见黄白颜色的大型钢结构有序交错,除轮胎自动化装配工位用栅栏隔间外,4万平方米的车间几乎可以一眼到底,干净透亮。

项目秘书刘梦真介绍,该项目柔性高效,各环节自动化率达到75%,引领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绿色环保,项目光伏建设规模达56兆瓦,每年可相对减少碳排放3.2万吨。数字驱动,项目数字化贯通产品、供应、服务全链条,实现东风轻卡制造阵地一体化集中运营。品控智能,以检验数据为基础,形成单车质量追溯档案。精益物流,全新的物流运行方案使总装车间周转库存下降50%,物料上线自动化率达到97%,国际领先。

传统的总装车间要么采用高架吊装,要么落地传送,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创新地采用AGV车组,打造了国内第一条商用车行业全集配智慧总装平台,可实现40余个车型的混流生产。

“全集配模式总装线让造车流程变得像搭积木一样柔性高效。”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上车架、前后桥、油箱、轮胎、发动机等20余种大总成100%的自动化上线率,大大简化了新平台车型的换装制造。

看完整体,再看智造细节,科幻感顿时拉满。在轮胎自动化装配工位,车架上位,机械臂抓取轮胎,协同机械臂通过强磁套筒抓取螺丝,在3D视觉引导下,机器人拧紧螺丝,轮胎装配一气呵成……刘梦真介绍,该项目同时引进了车架自动翻转、轮胎自动装配、玻璃自动装配、油水自动加注、VIN码自动打刻等自动化系统,构建了国内最完备的汽车制造自动化模块。

智能高效的柔性生产,让东风轻型车能够更快交付海外市场。目前,东风汽车股份已将年度海外销售目标从3万辆提高到5万辆。东风汽车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东风汽车股份将锚定战略目标,通过商品领先、效率驱动、国际化运营,将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项目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轻型商用车智造基地。

■东风纳米新能源乘用车项目

襄阳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零”的突破

2023年初,东风纳米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落户襄阳高新区;2023年8月,纳米01在成都迎来全球首秀;今年1月,纳米01正式下线。项目从签约到整车下线仅用12个月时间,成为行业内投产最快的乘用车整车项目,刷新了“襄阳速度”,推动了襄阳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实现“零”的突破。

该项目总投资53.1亿元,规划年产能15万辆。据介绍,今年1—9月,生产整车2.7万辆,实现产值23亿元。10月,产量将达到7500辆,今年后两月产量将达到万辆以上。

一个好项目串一条产业链。项目落地后,东风汽车底盘、东风电驱动、新火炬、航空工业航宇等53家本地企业进入东风纳米新能源乘用车供应体系,配套产品覆盖了传感器、仪表、驱动轴、标准件、高压线束、导流罩等细分领域,零部件本土化率达到了70%以上。同时,依托该项目,吸引湖北东实动力、湖北炫彩等1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总投资达到52.5亿元,展示了“链主”担当。

智能制造生产智能国民好车。国际领先的36台法兰克机器人,让焊接作业自动化率达到75%;6000多吨高精度冲压机和年1200万冲次产能,保障了纳米01产能不断攀升;国际领先的ABB喷涂机器人进行喷涂作业,让纳米01拥有豪华轿车华丽车身;总装车间应用的MOM信息化制造执行系统,让纳米01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生产管理数字化。今年8月,纳米01进行了OTA2.0升级,车机网络实现了端到端,为更多软件搭载和智能升级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荣获2024潮輅奖·成都国际车展大奖“先锋品质轿车”奖。

极致绿色低碳才是实力新能源。该项目采用了全球首例生物降解技术对喷涂工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降解,让VOCs排放净化率达到99%,打造了行业低碳标杆。同时,增加的烘干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每小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480元。车间屋顶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超1310万度,相当于减少6887吨二氧化碳排放。纳米01凭借同级最低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7.2%的碳排放表现,荣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车型”奖。

服务东风就是服务襄阳发展。高新区将坚定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助力东风汽车战略目标实现,为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高新贡献。

主办单位: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新媒体与文化旅游体育中心
地址:湖北省襄阳高新区东风汽车大道15号  邮编:441000
Tel:0710-3691718  鄂ICP备16022027号

鄂公网安备 420690020000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55

网站地图